User:Msnhinet8/臺中市:修订间差异
外观
第13行: | 第13行: | ||
臺中市於[[明鄭時期]]曾隸屬於天興縣、州,[[清朝]][[康熙]]年間把臺灣納入版圖後,臺中當時屬於[[諸羅縣]]管轄,清末[[1874年]]臺中被劃分為[[彰化縣]]和[[淡水廳]]所治理。[[臺灣清治時期]]由於把宜蘭、花蓮和臺東屬於化外之地,對臺灣的統治也幾乎相當消極,導致臺灣在清末時也經常被來自外國的軍隊騷擾。 | 臺中市於[[明鄭時期]]曾隸屬於天興縣、州,[[清朝]][[康熙]]年間把臺灣納入版圖後,臺中當時屬於[[諸羅縣]]管轄,清末[[1874年]]臺中被劃分為[[彰化縣]]和[[淡水廳]]所治理。[[臺灣清治時期]]由於把宜蘭、花蓮和臺東屬於化外之地,對臺灣的統治也幾乎相當消極,導致臺灣在清末時也經常被來自外國的軍隊騷擾。 | ||
[[1875年]][[臺灣府]]改設新竹縣,[[1881年]]日本和清朝雙方就[[琉球]]事件的交涉沒有結果,[[1887年]]正式設立[[臺灣省]]。而在設省後臺中市曾一度成為[[省會]],之後因缺乏興建[[臺中城]]的金費在[[1894年]]再將省會遷移至臺北市,[[1895年]]清日簽訂[[馬關條約]],臺灣成為日本的[[海外殖民地]]。1896年日本人將原本的臺灣縣改稱為臺中縣,讓臺中一詞首次出現於官方的文件中,後來日本人在1920年將臺北、新竹、臺中、臺南及高雄合併為五個州, | [[1875年]][[臺灣府]]改設新竹縣,[[1881年]]日本和清朝雙方就[[琉球]]事件的交涉沒有結果,[[1887年]]正式設立[[臺灣省]]。而在設省後臺中市曾一度成為[[省會]],之後因缺乏興建[[臺中城]]的金費在[[1894年]]再將省會遷移至臺北市,[[1895年]]清日簽訂[[馬關條約]],臺灣成為日本的[[海外殖民地]]。1896年日本人將原本的臺灣縣改稱為臺中縣,讓臺中一詞首次出現於官方的文件中,後來日本人在1920年將臺北、新竹、臺中、臺南及高雄合併為五個州,再把南投和臺中合併為臺中州, | ||
== 參考資料 == | == 參考資料 == |
2025年2月23日 (日) 23:54的版本
台中市 | |
File:.jpg | |
---|---|
面积:2215平方公里 | |
人口:285万人 |
台中市(英语:Taichung City)是台湾第2大城,也是台湾中部唯一的一座国际型城市。
历史
- 主条目:台中市历史
台中市于明郑时期曾隶属于天兴县、州,清朝康熙年间把台湾纳入版图后,台中当时属于诸罗县管辖,清末1874年台中被划分为彰化县和淡水厅所治理。台湾清治时期由于把宜兰、花莲和台东属于化外之地,对台湾的统治也几乎相当消极,导致台湾在清末时也经常被来自外国的军队骚扰。
1875年台湾府改设新竹县,1881年日本和清朝双方就琉球事件的交涉没有结果,1887年正式设立台湾省。而在设省后台中市曾一度成为省会,之后因缺乏兴建台中城的金费在1894年再将省会迁移至台北市,1895年清日签订马关条约,台湾成为日本的海外殖民地。1896年日本人将原本的台湾县改称为台中县,让台中一词首次出现于官方的文件中,后来日本人在1920年将台北、新竹、台中、台南及高雄合并为五个州,再把南投和台中合并为台中州,
参考资料
- 1.台中市政府网站。